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摘编

27省份半年减税费账本:广东规模最大 北京力度最强

2019年09月23日 来源: 第一财经

  今年上半年减税占了减税降费金额的九成,但随着降费政策在下半年的密集实施,地方降费力度将明显加大。也就是说,下半年减税降费力度将不会减弱,甚至有所加强,而且中央依然要求地方不折不扣执行。这对地方财力冲击较大,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基层政府,应注意潜在的财政风险。

  减税降费金额、比重全扫描 

  近日,27个省份公布了完整减税降费数据或减税数据。由于上半年减税降费基本以减税为主,仅减税数据也基本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减税降费总体规模。 

  从上半年减税降费规模来看,广东以1727.8亿元居各省份之首,之后二至六位分别为江苏(1085.6亿元)、北京(1053.5亿元)、浙江(966.8亿元)、上海(931.3亿元)和山东(642亿元)。东部六省份上半年减税降费累计6407亿元,占全国减税降费规模比重约55% 

  此外,河南减税降费超400亿元,河北、湖北超300亿元,福建、辽宁、陕西、湖南、天津、云南6地超200亿元,山西、重庆、内蒙古、江西、广西、贵州超百亿元,其余省份不足百亿元。 

  为了衡量各地减税降费力度,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计算出了各地减税降费规模占各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比重越高,意味着减税降费力度越大,反之就会越小。 

  数据显示,北京这一比重高达33.2%,远高于其他省份,这也意味着北京减税降费力度最大。广东以25.2%居第二位,江苏、浙江、河南、上海、天津等地超20%,其余省份均在10%以上。 

  为何广东减税费规模最大 

  想了解这一轮减税降费地区间差别,首先需要了解上半年减税降费构成。 

  从全国数据来看,上半年减税占减税降费总额的比重约为89%。具体到各项减税金额,增值税减税占减税总额比重约42%,个税减税占比约30%,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减税占比约11%。减税规模最大的增值税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占大头。 

  一位省级税务部门的人士分析,导致减税降费地区差异的最关键因素是产业结构和税源结构差异。比如总部经济占比高的地方减税更明显,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占比高的地方,减税规模越大。 

  广东的财政收入规模连续20多年居全国之首,因此减税降费金额居首属于毫无悬念。细究广东减税降费构成会发现,增值税减税占比约32%,个税减税占比约28%2018年政策翘尾减税(增值税为主)占比约14%,行政事业性降费占比约8%,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占比约7%,社保降费占比约5%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分析,广东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现代产业体系完备,经济总量大,制造业、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众多,高素质人才规模庞大,主要经济指标及税收收入总额位居全国前列,发达的地方经济为减税降费提供了巨大空间。同时,地方财政收入较为充足,财政可持续性表现良好,纳税服务水平较高,从而为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打下了基础。 

  减税降费规模靠前的五个省份均有上述相似原因。 

  为何北京减税费力度最强 

  并不是地方财政收入规模越大,减税降费规模就越大,北京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案例。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3171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六,排在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之后,比上海、浙江、山东少500亿-1300亿元不等,但减税降费规模却超过了浙江、上海和山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对记者分析,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总部经济很发达,基本都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且高收入人群多,这就导致增值税和个税减税十分明显。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个税减税约544亿元,占上半年当地减税降费总额约52%。个税减税占北京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17.1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李旭红表示,北京个税减免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年北京市经济平稳运行,奠定了就业人员收入增长的基础。根据统计局数据,2018年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分别达到145766元和76908元,均为全国最高,为个税提供了可观的减税空间,北京个税纳税人享受到较大减税红利。 

  此外,北京总部经济发达,减税效果也比其他地方更明显。受益于今年5月大幅提高保险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比例,一批保险业巨头减税十分明显,比如,中国平安减税获得红利就超过100亿元。也因此,保险巨头集聚的北京所得税减收明显。 

  今年上半年全国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5.6%,而北京市财政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当地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1.4%,官方解释原因之一,正是受保险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影响。 

  山西、黑龙江等为何减税力度弱 

  总体来看,东部发达地区减税费占地方收入比重大,而欠发达地区比如山西、黑龙江、江西、贵州等地占比相对小。 

  李旭红分析,黑龙江和山西减税降费占财政收入比例较低的原因是,减税降费的规模增速与收入增速间存在不协调,部分原因在于目前两省的产业结构正在调整。山西有较多的重工业企业正处于产业转型时期,非鼓励类的行业得到的税收优惠倾斜有限。同样,黑龙江位于东北地区,支柱产业为重工业与农业,农业本身就享受了较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减税降费的占比变动性也相对减少。 

  蒋震也认为,这主要跟产业结构相关。这些地方第二产业多为初级加工,增值空间并不大,因此降低增值税税率后,减税规模也相对较小。此外,由于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个税减税规模也相对较小。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分析,征管因素也可能是一个原因,因为征管弹性空间较大,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力度越强,减税降费更为明显。 

  他表示,企业更为集聚的东部省份受经济增速放缓、外贸形势冲击更大,对减税降费诉求更紧迫,当地政府站位也更高,而且由于财力雄厚、可腾挪空间大,因此有更大的动力不折不扣去执行减税降费政策。相比之下,一些欠发达地区本身财政困难,民生问题较为迫切,基层政府压力很大,减税降费政策对收入冲击大,因此一些基层政府不一定坚决执行。 

  李旭红也认为,一些地方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了一些困难,未来还需进一步贯彻落实。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俏彬对记者表示,今年地方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都比较努力,较少发现不落实政策的情况。因此地方减税降费规模差异,最主要还是跟地方经济结构、税源结构、财政收入规模相关。 

  尽管一些中西部地区减税降费规模要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但这对地方财政收入冲击和影响更甚于东部。 

  更注重政策落地和基层财政风险 

  未来减税降费将有两个趋势,一是随着7月份3000亿元降费新政实施,下半年降费力度将明显上升,叠加已实施的减税政策,下半年减税降费力度将更大。但9月份16个国务院督查组分赴16个省份对减税降费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以及审计部门对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的跟踪审计,将有利于保障减税降费政策不折不扣落地。 

  第二个趋势是,由于下半年减税降费政策力度更大,那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将进一步加剧。7月份全国已经有11个省份财政收入下滑。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张学诞告诉记者,他在调研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政府时发现,受大规模减税降费冲击,基层财政在“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方面十分吃力,决策层应该更加重视减税降费对欠发达地区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他建议,中央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速度,支持欠发达地区,确保“三保”不出问题。 

  李旭红建议,地方政府应该通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取消低效无效支出,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从而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并落实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券的作用,解决地方财力缺口。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要培育一批高技术含量、高经济附加值的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扶持和壮大一批重点企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让经济走向良性的循环,增强整体税源的稳定性,在长期保障减税降费大背景下财政的可持续性。 

友情提示:一周新文|税收公益服务|学术资料中心|学会记事

版权所有:中国税务学会 国新网 1012012003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6063117号-1

技术支持:北京中税和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枣林前街68号 邮编:1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