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税收热点 > 重大新闻

税收扮靓中国外贸的“外貌”

2022年02月15日 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2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在鄂尔多斯等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了1.98万亿元,增长15%,中国已成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成长的沃土,各类平台和商户充分发挥在线营销、无接触交易、短距离配送等各种优势,有力推动中国外贸逆势突围。

  海关总署前不久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以美元计价,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达到6.05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21.4%;从全球看,中国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球总额的21.6%,创历史新高。

  2021年以来,面对新挑战、新要求,全国税务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整合出口退税系统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再到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以更快的退税速度、更新的服务举措,有力推动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让中国外贸的“外貌”变得更加靓丽。

  退税提速度?精准送政策

  2021年,面对原材料涨价、海运费用暴涨等多重不利因素,我国不断提高出口退税速度和便利度,为外贸企业畅通资金链,强化产业链,提升服务链,在国际市场乘风破浪提供了极大支持。

  2021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快企业出口退税事项全环节办理速度,对高信用级别企业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间。

  2021年6月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部署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其中,7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2021年底前将办理退税平均时间压缩至7个工作日以内。

  全国税务部门扎实抓好政策落实,退税不断提速。2021年6月底,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新系统在全国统一上线,将出口退税申报、出口退税审批、出口退税函调等功能统一归并至金税三期信息系统,纳税人“免填单”比例提高至70%,申报表减少约30%,填报数据项减少约20%,实实在在简化了退税流程,让纳税人申报更简单、更轻松。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办理时间,已从2018年的13个工作日压缩至6个工作日内。

  赵华是辽宁省锦州艺鸿商贸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说起出口退税办理时限的变化,他说:“2021年新系统上线后,新增加了基础申报数据批量导入等智能化功能,让申报退税又准又快。”据他介绍,2021年他们公司累计享受出口退税325万元,退税快速到账有效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全年的出口额达到2661万元,同比增长17%,提速又提质。

  快退税的前提之一是知政策。2021年,各地税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出口退税政策的宣传辅导,保证退税政策精准送达纳税人。

  一方面,税务部门实行“退税辅导员+辅导团队”服务机制,建立税企直连平台,根据纳税信用级别、税法遵从、净资产等情况将出口企业分类,实施个性化管理和服务,有效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另一方面,加强税收大数据应用,增强部门协作,及时对出口退税企业开展风险核实,构建“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的税务执法新体系。

  2021年以来,各地税务部门多次联合当地海关、商务、人民银行等部门走访出口企业,实地查访企业在出口退税全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交相关主管部门给予研判解决,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福建漳州市威华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数字万用表的新兴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威华电子现拥有6条产品生产线、8个系列40多种产品。“税务局主动为我们着想,联合其他部门人员一起到企业来做辅导,帮助我们尽快办好退税,加快公司资金的周转流通,真的很暖心。”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许清忠说。

  减税有力度?有效降成本

  2021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稳主体、稳市场、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减税降费政策,对于降低外贸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促进其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提振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出口企业来说,就是在和全球的同行开展竞争。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近六成是机电产品。在同样质量的情况下,谁的产品成本低,谁就更有竞争力。2021年,我国出台的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阶段性缓缴税费政策,在提升企业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上功不可没。

  泉州市华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主营通用机电产品制造,研发项目多、投入金额大。2021年10月,该公司提前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约124万元。“这不仅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还让我们有底气加大研发投入,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更强了。”该公司总经理黄泽华说。

  在青岛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以往轮胎生产车间里人来人往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基于赛轮工业互联智能大脑支撑下的全自动化物流调度。而赛轮工业互联智能大脑的研发应用,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国家激励创新发展的一系列税收政策支持。

  “赛轮集团近三年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持续走高:2019年7804万元,2020年1.02亿元,2021年1.3亿元,这要感谢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赛轮集团财务人员申鲁娜说。新系统的运用,有效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帮助赛轮集团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实现产品畅销欧、美、亚、非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集团营业收入已经超过130亿元,总资产逾50亿元。

  在扶持出口企业方面,提高出口产品退税率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自2020年以来,我国提高了1464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为出口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政策实施以来,企业出口销售额达1.5亿元,提高出口退税率直接带来政策红利400余万元。”安徽益农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中德介绍,该公司生产的草甘膦除草剂出口退税率由6%提升至9%后,受益明显,极大增强了公司稳外贸、闯市场的信心。

  而在进口方面,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三部门多次联合发文,对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部分原材料、零部件等实施免征进口关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对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进口符合规定的关键原材料、零配件等免征进口关税;对新型显示器件生产企业以及新型显示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零配件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征进口关税等。

  除此以外,为支持2021年北京服贸会、广交会、上海进博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多项大型国际活动在我国成功举办,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印花税、关税等多个税种给予优惠。

  2021年3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出通知,明确对“十四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国际性展会展期内销售的免税额度内的进口展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对吸引外资“走进来”、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表示,外贸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意义重大。税收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推动外贸企业以创新驱动发展,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契机,这对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积极作用。

  服务加热度?助力新业态

  2021年,我国外贸企业以变应变,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顺应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趋势,稳扎稳打应对机遇挑战。

  主动求变、积极应变——这不仅是万千外贸企业的真实写照,也是税务部门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的坚定态度。

  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对税收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积极探索实施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税收征管和服务措施,优化相关税收营商环境。

  税务总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办要求,持续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改革,积极探索实施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税收征管和服务措施,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在湖南,为助力湘企“出海”,税务部门出台了服务自贸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十条”35项举措,大力推行“无纸办、免填办、快速办、首创办”,纳税人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在浙江,税务部门探索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数字化管理模式。浙江省税务局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数字化改革经验成功入围“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进一步突显了税收数字化管理优势,拓展了税企共赢的新路径。

  在广东,税务部门对全省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试点和海外仓出口等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梳理政策堵点。在推出支持外贸稳增长八条措施的基础上,为开展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的企业提供涉税辅导个性化服务。

  在北京服贸会、广交会、上海进博会举办期间,税务部门结合参展商的实际需求,创新推出税收政策宣传、退税便利化服务、24小时智能咨询等举措,并组织多个税收保障团队跟进服务参展商、采购商、保障商,帮助他们站稳经贸“大舞台”。

  作为上海进博会的承办单位和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承担了展馆改造、招展招商、现场服务、保障主场外交和论坛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任务。“四届进博会,税务部门的关注从未‘缺席’!”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桑建国表示,“2021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会展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感谢税务部门为我们落实好政策,退税款的及时到账,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的运营压力,也让我们今年更有信心进一步提升展会水平和服务效能。”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外贸实现“开门红”,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长,对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复苏的贡献显著增强,有效稳定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和信心,展现了贸易大国的大气与担当。

  起跑稳健,全程可期。“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2022年的崭新篇章正徐徐翻开。

友情提示:一周新文|税收公益服务|学术资料中心|学会记事

版权所有:中国税务学会 国新网 1012012003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6063117号-1

技术支持:北京中税和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枣林前街68号 邮编:1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