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摘编

对冲疫情影响,财税政策如何加力?

2020年03月04日 来源: 环球网

  这些天,全国疫情防控效果明显,很多省份都连续多天“零新增”,武汉的疫情也得到缓解出现了“床等人”的情况,这些积极向好的态势来之不易。 

  “要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经费,合理筹集调度资金,加大财力保障,并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加快资金拨付使用,确保疫情防控资金及时到位。”财政部部长刘昆反复强调,各省级财政部门要密切关注基层特别是困难地区的库款运行情况,坚决防止因经费保障不力影响疫情防控工作开展。 

  1月下旬以来,财政部门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中央财政共向湖北省拨付各类疫情防控资金62.7亿元;截至2月25日,各级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补助资金超过1000亿元。 

  这些用在疫情防控上财政资金,真的是用在了刀刃上,老百姓都能感受到花钱的成效。比如,紧急投资建设武汉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改造多所方舱医院,对紧缺医疗物资及防护设备进行采购;对确诊患者个人负担费用实行财政兜底,对参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提供工伤待遇保障,对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医疗卫生人员给予定额临时性工作补助等。 

  疫病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花多少钱也得治、也得防;而对于那些不惜付出自己生命也要挽救百姓生命的白衣战士,增加什么待遇都不过分。这钱花得值!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来对冲疫情造成的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对冲疫情影响,宏观政策如何加力?麻辣姐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咱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观点。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减税降费等一揽子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财政部、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公告,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实行减免优惠,支持个体工商户加快复工复业。 

  公告明确,自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对湖北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除湖北省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中小企业缴纳比例较高的税种是增值税,此次减税政策可谓正中靶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阶段减税性降费,可以直接减轻企业负担,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的复工复产。 

  疫情来袭,一些企业中断营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遇到困难。减税政策接连落地,助力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2月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以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明确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2月20日,财政部会同人社部、税务总局等部门,出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医保费和实施缓缴住房公积金等一揽子政策,进一步为企业减负,预计可减负6000亿元。 

  “一天10多单生意,营业收入几百元,连过去的零头都不到,公司账面的流动资金很紧张。”连日来,成都首膳海鲜食府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人员张晓兰愁眉不展。后来,税务工作人员主动讲解政策,算下来公司2月应纳税额12.5万元,能减免8万元。这让张晓兰宽慰不少。 

  好政策,关键在落地。 

  作为河北省最大的国有医药流通企业,国药乐仁堂医药有限公司是国家药品储备单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企业快速采购入库防疫物资及药品价值约1亿元,供应保障全省200多家零售门店坚持正常营业,但这也给企业带来较大资金压力。 

  “按政策,因疫情影响企业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可申请最长不超过3个月的延期。你们是医药流通企业,支持你们就是支持疫情防控。”河北省正定县税务局二分局分局长尚国忠的话,让企业财务人员放下心来。很快,企业缓缴1200余万元税款的手续就办理完毕。 

  “为确保企业在第一时间实打实地享受到政策好处,税务部门通过网站、微信等多种方式讲解政策,确保不见面不上门也能把政策送到每一户企业。”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陆进说。 

  “春节期间我就接到税务部门的问需电话,这两天手机又收到一条税务局的信息,提醒公司作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适用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全额退还的政策。”浙江瑞安市东威塑胶有限公司财务主管王祥巧说。 

  “从经费保障、融资支持到税费优惠,财税部门研判形势变化,及时出台政策,各地也结合实际情况出台诸多措施,财税政策上下共振、精准施策,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说。 

  把握好节奏和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2019年,我国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全国税收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放缓,财政的“钱袋子”相比从前并不宽裕,但是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财政政策积极有为、果断出手,对冲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政策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2月11日,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按照资金跟项目走的原则,优先发行冬末春初具备施工条件的地区,尽早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 

  2月20日,中央财政预拨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4亿元,稳定粮食生产; 

  2月21日,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允许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提高市场流动性; 

  2月26日,财政部发布通知,进一步规范财政出资基金的设立和运营,督促财政资金发挥好带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 

  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表示,下一步,财政部一要重点支持一些行业复工复产,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二要集中使用部分中央部门筹建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保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点支出;三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倾斜,确保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四要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形成有效投资。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在开年遭受疫情冲击的背景下,财政政策更要大力提质增效,强化“六稳”,注重与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更加精准、科学地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实现人流、物流在疫情防控下的充分流动,保证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在疫情影响下,直接补贴、间接补贴、防疫物资采购增加,可能会导致一些地方财政缺口扩大。对此,要形成组合性政策加以应对,尤其要增强财政政策和货币、产业、公共服务等政策之间的协调。”刘尚希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用贷款贴息、担保补贴等政策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对小微企业进行帮扶。同时,财政政策要注意完善公共卫生防疫方面的短板,避免产业政策“一刀切”,对财政投入造成浪费。 

友情提示:一周新文|税收公益服务|学术资料中心|学会记事

版权所有:中国税务学会 国新网 1012012003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6063117号-1

技术支持:北京中税和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枣林前街68号 邮编:1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