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摘编

财税金融政策组合拳助力恢复秩序

2020年02月18日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财政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经费。截至214日,各级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补助资金901.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252.9亿元。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对媒体表示,各级财政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确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财政部还出台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措施,加强重点防控物资保障供应,强化医务人员激励保障,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支持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如何打好财税金融政策组合拳以恢复正常秩序?中航证券金融研究所所长董忠云对记者表示,为应对疫情的冲击,财政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央和地方都可以考虑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2020年的政府赤字率目标可以适当上调,以提升政府阶段性的财政支出能力,通过重大基建项目等方式,直接带动生产建设需求,一定程度上对冲第三产业下滑的影响。 

  董忠云表示,对于疫情的行业重灾区,如餐饮、旅游等服务业领域,当务之急是帮助大量中小企业生存下来,防止出现大面积失业。这就需要对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可以通过财政上减税、降费、补贴等形式减轻企业人工、房租等开支压力,同时利用金融支持手段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除银行信贷渠道外,还应重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证监会近日已放宽再融资监管要求,期待后续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出台。 

  丝路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张湧对记者表示,应当关注线下服务行业收入流失、归零、裁员、减薪等带来的连锁反应,一家银行的低息贴息再贷款发放应设定单笔金额上限和企业数量下限,确保更多中小微企业得到“滴灌输血”资金,减少“现金断流”引发中小微企业倒闭潮流。在非常时期,中小微企业对利率并不敏感,关键是快速拿到“救命钱”。要强化政府担保基金功能,扩大信用贷款范围,简化贷款审批程序。要让金融资产管理机构回归本质属性,启动疫情期不良资产处置预案,发行疫情期信贷资产专项ABS计划。 

  张湧特别强调,要关注部分中小微企业现金断流后可能无力缴纳上年所得税等问题,是否能在汇算清缴时实施减免措施。许多企业收入流失后就没有税收,仅仅对当期税收实施减免可能是“有情”而“无感”。应当切实加大对政府担保、再担保基金的财政投入力度,扩大担保范围,免收担保费用,解决中小微企业无人担保、无资产抵押等困难。对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免收物业租金等混合所有制企业给予专项补助,避免“政府做好人、企业来买单”“一边减负、一边增负”的尴尬局面。 

  欧文汉表示,在贷款贴息方面,财政部增加贴息资金规模,加大对重点保障企业专项贷款财政贴息的支持力度,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确保这些企业融资成本不高于1.6%,为企业扩大产能、保障供给提供动力。 

  张湧告诉记者,还要关注中西部县级财政因中小微企业和线下服务行业税收大幅减少带来的财政运转困难问题,发行疫情时期特别国债,实施并扩大疫情时期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确保群众基本民生需求不受大的影响,确保“战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教师、公务人员等工资及时发放,以稳定队伍、稳定人心。 

  在资本市场方面,张湧认为,要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受疫情影响的动态变化,处理好质押融资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股票交易税费,防范风险从实体经济向资本市场传递和转移。同时关注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二手房市场的稳定运行,高度警惕因失业潮带来的按揭断供、房产抛售、疫情期无成交、房价下跌、抵押物减值、银行要求追加担保等连锁反应,以至于局部地区发生“类次贷危机”的可能性。央行可增加部分专项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做好部分按揭贷款在疫情期出现违约、逾期、断供等极端情况的应对。 

中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表示,疫情没有改变经济下行、政策放松的方向,改变的只是经济下行的斜率和政策放松的速度而已,中国的降息周期会继续,预计财政仍会发力支撑基建。  
友情提示:一周新文|税收公益服务|学术资料中心|学会记事

版权所有:中国税务学会 国新网 1012012003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6063117号-1

技术支持:北京中税和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枣林前街68号 邮编:1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