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改革开放前30年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由国家重工业发展战略推动,采取的是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施向东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了沿海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繁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转向协调发展阶段,国家相继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等战略,区域空间布局趋于均衡。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国家在全面实施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基础上,深入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但区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迫切要求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区域发展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区域均衡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上采取均衡发展战略,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在内地,这对区域经济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工业、交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拓展。特别是通过两次大规模的战略西移,奠定了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物质基础。
计划经济时期,区域发展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追求区域均衡目标。国家在投资的地区分配和项目选取上,强调缩小地区差距,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二是形成高度垂直的区域分工结构。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模式,区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由国家计划予以安排,地方基本没有自主权。因此,区域经济的组织和运行以垂直分工体系为主,各地区自成体系,区域间的横向联系很微弱。三是强调区域发展自成体系。在均衡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全国实行工业扩散方针,鼓励一切有条件的省和自治区发展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鼓励一切有条件的行政地区和县发展五小工业。各地区搞“大而全”“小而全”,形成高度雷同的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导致地区优势难以发挥,区域间基本上没有形成合理的、有效率的分工格局。
总体来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内地工业的发展基础,有效改善了内地与沿海发展不平衡状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但这种模式过于突出公平和均衡发展目标,忽视了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容易导致一种低水平的平衡发展。
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中央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开始由均衡转向非均衡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开始实施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特别提出了以梯度发展理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家经济和改革政策明显向东倾斜,使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沿海对外开放政策。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兴办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形成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二是实施差异化的区域优惠政策。给予东部沿海地区在财政、税收、投资决策等方面权限和一系列优惠政策。三是加大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国家基建投资重点开始向沿海地区倾斜,同时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东部地区吸引外资能力不断增强。实践证明,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仅促进东部率先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且推动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但这种非均衡战略客观上加剧了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党中央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区域战略思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继续保持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前提下,率先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不仅缩小了西部与东部增长速度上的差距,而且给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开拓了全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在该阶段,虽然区域经济整体提速较快,但未能遏制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向,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进入21世纪,我国在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先后启动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等,形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对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一种新的区域发展理念。
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在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同时,谋划布局并推动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通过重大战略引领,实现四大板块和重大战略融合,推动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我国区域发展新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要求出发,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强调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化解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我国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稳步实施,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各区域的比较优势获得充分发挥,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在区域重大战略的引领带动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明显优化。据数据显示,东部与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下降至2022年的1.50、1.64,地区相对差距持续缩小,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同时,各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区域间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接近。
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受内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然突出,区域协调发展仍面临重大挑战,比如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等。因此,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处在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进行合理分工、优化发展,注重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的动力系统。
未来展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强调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与时俱进开创出一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突破之路,推动我国区域发展迈向更加协调、更有效率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加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要加快推进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之间的深度融合,通过培育新的增长极和增长带,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纵横南北,为区域发展扩展新空间,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开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新格局。
补齐短板,加快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要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着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对困难地区群众的精准帮扶,提高老少边穷、广大农村及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立法,健全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建立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区域管理体制和利益平衡机制。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政策创新,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协调好各主体利益诉求,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区域协调机制和高效灵活的运转机制。强化区域互助和扶持机制,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要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和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市场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现阶段关键是要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加快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要继续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探索新模式新路径。健全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加快推动主体功能区立法,强化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制度保障。
优化区域开放格局,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动力。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扩大统筹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加快建设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深化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发展。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推动内陆和沿边地区从开放的洼地变为开放的高地,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统筹推进,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