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摘编

中小企业疫情下的自救(财税篇)

2020年02月20日 来源: 物流产品网

  据最新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这是绝大的比重,而这些企业大多数抵抗疫情能力较弱。

  疫情之下,面对前端供应短缺,后端需求疲软,现金流骤降,利润率下跌的情况,中小企业究竟该如何自救?本文从财务角度,提出几点看法。
  一、从企业自身来说
  在疫情下,企业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要生存, 就必须保证企业有一定的现金流。过去,专家曾多次指出,现金流大于利润和收入。在疫情之下,这一体会可能更深刻。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遇到的最大问题可能都来自现金流。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有可能出现崩盘现象。
  如何应对危机,怎样保证现金流?具体策略上,增加企业现金流的两个方法是开源和节流。
  在疫情的社会背景下,开源,即增加营业内外收入很困难;而节流,只有降低营业内外成本一途。
  营业成本,从财务报表上来说,体现在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上。具体方法上,企业应从下面几点入手考虑,以保证现金流的充足。
  首先,部分企业有贷款,会不会遇到抽贷、断贷问题?肯定不会。疫情之下,中央及各部门推出了许多惠企政策,其中就包括金融措施,明确了不许抽贷、断贷,部分与防疫有关的企业,甚至还可以申请加大贷款规模。有些企业还可以根据当地政策,申请一定的财政补助和税收减免。
  其次,是企业的债务压力怎么缓解?比如供应商的欠款问题,怎么处理呢?要加强和供应商的沟通,推迟付款,并提供相应的补偿方案,学会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企业应付债务问题的挑战。
  再一个就是企业房租,已经有很多地方政府和园区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房租减免政策,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也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了房租优惠措施。
  但面对一部分私有出租方,在其本身也有压力的状况下如何洽谈减免房租,最好的办法是给予房产主相应的解决方案,要让房主明白,在疫情期间或缓解后的几个月内,寻找新的租赁者将非常困难。所以,减免、缓收房租对出租方来说,其实是一个理性的决策,并不吃亏。
  房租,对部分企业来说,是比较大额的现金流支出,企业应想尽各种方案和方法,能够让出租方愿意接受少交、缓交房租的方案。
  还有,大部分企业员工的工资占总成本的30%左右, 裁员、降薪是保证现金流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个棘手问题,但很多企业可能最终都要面对。
  短期来看,裁员未必是最佳方案。按照《劳动法》,如果现在裁员需要支付补偿,有可能对公司现金流造成的损失更大。现在,公司应该坦诚地把公司面临的现金流问题和员工说明,看看大家能不能共渡难关,包括采取减薪或薪酬推迟发放的措施。
  同时,也明确表态,疫情困难时员工同企业共同面对困难,一旦度过这个难关,未来员工都能享受到这个企业发展的最大收益,即资本化收益,
  政府已经迅速给予了救助政策,多地政府已经出台了社保可以缓交的通知,可以缓解企业很大的压力,因为社保占薪酬比例较高。
  另外,库存也是钱,也会占用资金,从公司生存以及现金流控制角度,不太合适先做库存,这时候有流动性资产在手里最重要。还有,很多中小企业都有应收账款,这个时候要把应收账款尽量催上来。总之,该节省的尽量想法协商节省,不该花的钱尽量不要花,以保证充足的现金流,以度过疫情难关。
  二、从国家财税政策来看
  2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关财税政策、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关情况召开发布会。为了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央行作出特别的政策安排。
  各地州银行将会按照监管层要求严格落实不抽贷不断贷政策,开放绿色通道,对于还贷困难的中小企业将其授信延长至3月。
  对于重要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央行提供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给予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
  对于各地银行,对于辖区内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大多是比较了解的,疫情倘若波及到企业的正常经营,银行将会与企业商谈共同制定适宜的还款计划,
  各银行金融机构都具有一定能力去在最大程度上挽救‘有希望’的企业,短期内缺乏正常经营资金的中小企业,银行会利用展期批复、设定还款计划等先把贷款放出去,把企业救活。
  央行也要适度增加货币投放,宽松货币政策,保持汇率稳定,在投资和消费都因疫情而下降的时候,保住出口量,用出口经济来弥补和拉动经济下行。
  中央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策,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度过疫情难关。
  三、对于具有VC机构投资的高新科技企业来说
  对于具有VC机构投资的高科技企业来说,盯好现金流自救是上策,不应期望投资人会雪中送炭。锻炼一种自我渡过难关的能力,减少对资本依赖。
  如果企业遇到困难,没有自身挖掘潜力,仅依赖外部救助的话,不会成为走的很远的企业。
  就是企业与投资方有良好的合做关系,眼下投资人会不会勇敢出手,还要打个问号,在投资方看来,疫情之下,这决不是捡漏的最佳时机。
  投资人的逻辑,既不会锦上添花,也不是雪中送炭。投资对企业更多是加速作用,搭档关系。企业能否成功,更重要的还是自身有没有应付危机的能力。如果一个企业没有造血技能,没有在困难压力下生存并且长大的能力,投资方输再多血,企业也长不大。
  因此,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和其它企业一样,最重要的还是要自身想办法——开源节流,保证企业的现金流能够覆盖12个月左右,不然,就会出现倒闭的危险。
  结语:从防控风险的角度来讲,我们至少要以三个月甚至更长为时间长度估计风险。摆在企业面前,是场持久攻坚战,企业也不用盲目悲观,每家企业都应该立足自救,锻炼一种自我渡过难关的能力疫情是一时的,企业经营是长期的,只要我们用好政府下达的优惠政策,做好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益,一定能战胜疫情。
友情提示:一周新文|税收公益服务|学术资料中心|学会记事

版权所有:中国税务学会 国新网 1012012003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6063117号-1

技术支持:北京中税和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青塔西里3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