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理论研究

为“双循环”贡献税收力量

2020年08月31日 来源: 中国税务报 作者: 刘英

  促进新发展格局更好落地,应发挥税收在促进内循环和外循环中的作用,让税收为畅通“双循环”贡献力量。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形势、着眼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促进新发展格局更好落地,应发挥税收在促进内循环和外循环中的作用,让税收为畅通“双循环”贡献力量。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

  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从国际看,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要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目前,中国经济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发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是为了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更是为促进中国经济稳健增长,并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新发展格局需要内外循环畅通并相互促进,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一是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二是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三是要加快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恢复到正常水平。四是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五是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从经济发展与制度保障看,中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并没有变,具备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与能力。

  从供给侧来看,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后应进一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从需求侧来看,中国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内需空间广阔。

  从投资来看,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发加速,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新基建具备巨大投资空间,智能制造投资和智能城市等房地产发展投资同样潜力巨大。

  从制度保障看,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不断实现共同富裕。

  积极财税政策的发力点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税收政策要加力提效,税收结构要调整优化,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降低关税。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特别是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中国需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应对保护,以拉钩应对脱钩,以创新应对守旧。在关税方面,应持续降低关税水平,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落地,加快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和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建立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扩大和畅通国内外相互促进的大市场。在其他国家加税抬高门槛时,中国应降低关税总水平,推进中外经济贸易投资合作,扩大对外开放。

  优化个人所得税制度。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扩大内需,扩大消费,就要提高广大工薪阶层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应通过进一步优化个税制度,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将高收入群体精准纳入个税主体征收范围,降低广大工薪阶层个税纳税人负担,释放出更多收入用于扩大内需。

  创新是促进新发展格局落地的核心驱动力,是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需要人才特别是发挥高科技人才的创造力。应调整45%的最高累进税率,增加科技人员劳动所得,激发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此举也有助于吸引全球高科技人才,加大科技创新特别是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同时,房地产等资本所得有必要纳入征收范围。

  给予创新性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在全国推开,以激励创新。应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推动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而非要素投入驱动增长,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发挥政府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加大社会资本投资力度,增强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合作。例如,应发挥税收引导作用,促进基建、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协调发展。(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友情提示:一周新文|税收公益服务|学术资料中心|学会记事

版权所有:中国税务学会 国新网 1012012003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6063117号-1

技术支持:北京中税和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枣林前街68号 邮编:1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