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税收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促进高校税收教材更好适应时代发展,2021年12月,全国统编《税收学》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税务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教材出版发行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22年1月14日,中国税务学会中青年税收研究会召开《税收学》教材发行暨税收学科体系建设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兼中国税务学会中青年税收研究会会长李万甫主持。来自三十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部分中青年税收研究会理事共计五十多人参加了会议。
一、《税收学》编著出版的基本情况
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宇介绍了《税收学》编著出版的基本情况。他表示,《税收学》出版能够引起强烈反响,一是因为这本书是在国家税务总局王军局长和总局其他领导、教育部有关单位直接关注和关怀之下,由中国税务学会组织,中国税务学会会长汪康领衔主编的;二是众多财税领域顶尖专家参与编写,阵容豪华;三是教材经过了反复修改和打磨,先后七次大范围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征求意见,众多财税专家提出了很多很好的修改意见,税务总局13个业务司局对各项税收业务进行了严格的审核把关。他指出,这本书体系架构新,内容、观点富有时代性和创造性,专章体现了当代治税思想、税收分析、税收发展趋势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经管法事业部主任于明介绍了《税收学》出版的有关情况。他表示,《税收学》的编著出版是落实党中央关于教材建设指示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中国税务学会组织编写《税收学》是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税收学》的出版发行为新时代高校税收专业提供了一本权威的教材,为税收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税务总局13个业务司局和学术界专家学者共同进行创作,形成了新时代高质量教材建设的新机制,得到了教育部教材局的充分肯定和认可。202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将组织系列教材培训,以保证《税收学》教材的新内容、新知识、新表述进入高校课堂。
二、《税收学》统编教材的特点特色和推广使用建议
由42位知名财税专家学者编著的《税收学》是高等教育税收类基础性、综合性教材,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税收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有着鲜明的特点。
李万甫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部署和安排。《税收学》教材是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一次重大的尝试。《税收学》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几个特点。一是突出体现时代性。教材构建出新时代税收学的底层逻辑,便于理解中国的改革发展之路、税收发展之路。二是突出体现中国特色。走中国道路,要扎根于中国大地,总结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为此,我们要将概括提炼出来的中国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与税收相关的理论体现在教材当中,以教材建设推动理论建设,用理论建设来推动新的实践的发展。三是突出体现学理性。教材应从学理上系统梳理中国税收改革、税收理论独创性的贡献,吸收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以反映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四是突出体现针对性。教材是一个共识性理论知识的表达,要考虑到各方需求,体现出各个层面对税收知识传播和把握的合理诉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张斌认为,税务总局高度重视、汇集我国税收研究和教育领域顶尖专家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税收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教材紧密结合我国税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教材的出版是税收学领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尤其是教材体系的有益尝试,值得坚持和推广。他建议:一是与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沟通,争取将《税收学》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二是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充分发挥各高校财政税收学科和一线教师的作用,合作开发不同类型的教学辅导用书,如慕课、课件、习题库、案例库等;三是充分发挥税务学会尤其是中青年税收研究会的组织作用,通过举办师资培训班以及课件、案例大赛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一线教师的积极性。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平认为,《税收学》教材的主要特点有四。一是立场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税收学理论特色。二是内容新。充分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三是体系全。体系更加全面,架构更加完整。四是价值高。既可作为全国高校本科生统编教材、研究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作为全国税务干部的培训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吕冰洋教授认为,《税收学》教材兼顾了普遍性与中国特色的关系、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关系、开放性与稳定性的关系。教材在完整阐述税收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时代我国税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税收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既可以作为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税务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还可以作为税务干部的培训教材。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樊勇教授认为,《税收学》编委会在国内专业领域是最权威的团队,这为教材的权威性、专业性奠定了基础。《税收学》把国外理论跟中国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整体上反映了最新的、最让大家接受的知识体系架构。教材不仅适用于高校税收专业学生,也适合于成人教育、在职干部培训。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杨得前教授认为,教材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税收学》教材的编著过程中处理了两个难点。一是变与不变的关系。变的是税收法条和税收实践,不变的是税收基本原理。教材重基本原理的介绍,较好地处理了变与不变的关系。二是详与略的关系。教材在详与略的处理上比较恰当,体系完整,时代性强。教材开创了一种新的教材编写方式,是一个跨界合作的典范。后续要加强宣传,组织多层次、多地域集体研讨,集体备课,并针对高校学生、公务员等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
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张巍教授认为,《税收学》是一本集思想性、学术性、实务性和前瞻性于一身的权威性教材。治税思想篇彰显了中国税收治理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立体化形式确保了教材的适用性。教材推广要面向高校人才培养、面向税务系统内部培训、面向社会税法宣传、面向海外出多语种版本。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谷成教授认为,《税收学》教材的出版对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新时代高层次创新型税务人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税收知识宝典,对我国税收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张景华教授认为,《税收学》教材体现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既有思想性,又有方法性,还有前瞻性。教材的编写,解决了培训当中“卡脖子”的问题。《税收学》教材的权威性和高质量可以促进以需求为导向来推进培训中教材的使用。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田志伟副研究员认为,《税收学》教材编写阵容强大前所未有,囊括了我们国家现阶段几乎所有税收领域顶尖学者,内容全面、前沿,通俗易懂,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税收学教材。
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科研所所长刘峰认为,《税收学》教材是新时代税收改革发展的“结晶之作”,是新时代税收治理基本理论的“奠基之作”,是新时代税收学学科体系的“强基之作”。《税收学》教材会是各类税收科研人才培训的“科普书”,是促进税收学术问题研究的“资料书”。
三、税收学科体系建设探讨
张斌认为,税收学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税收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活动,经济学是其主要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由于税收与国家征税权力的来源、征税的法律依据、纳税人权利等内容密切相关,政治学、法学也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充分考虑税收学跨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中国税收事业发展的成就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税收学科体系,重点应在税收与国家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与国有资本收益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理论探索和构建。
李平认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税收学说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加快税收基础理论研究,从更高层面、更广范围的现代国家治理的高度,融合多个学科进行创新研究;要密切关注国际税改,创新国际税收理论研究,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张巍认为,税收人才的培养建立在税收学科不断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未来税收学科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学在符合教育变化规律的同时,也要满足税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在税收学科体系建设中更多考虑交叉性,力争在新文科背景之下把税收学科建出中国特色。二是要牢牢把握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负责任大国的需求。三是应当始终牢记“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为党育人,培养出更多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的税务高精尖人才。
田志伟认为,在各国家财政吃紧的背景下,税收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税收数据的分析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从高校税收学科的发展来看,很少有专门的课程教学生如何挖掘和使用税收数据。未来税收学科的教育应该开始重视税收分析,重视税收大数据的使用,比如使用税收大数据分析经济问题。
刘峰认为,在税收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应进一步研究确立“税收学”在财政学、经济学、法律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确立学科体系评价标准,进一步拓展提升其高度、宽度、深度。
李万甫在作会议总结时强调,当前税收学科体系建设,就是要梳理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税收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后续又进一步提出要增强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税收已经是多维学科共生发展的一个领域,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经济学领域,更涉及到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各个方面,要全面融合才能够体现出税收的重要作用。税收学科体系建设应当与税收“基础支柱保障”说相匹配。如何推进新时代中国税收学的建设,特别是把中国特色税收改革发展经验学理化,进一步对实践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是亟需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