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税收史学

碑文中的减税历史

2020年08月07日 来源: 中国税务报 作者: 李欣冉

   河北省正定县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在这座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的重镇内,保存并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就有许多刻有重要赋税文化史料的石碑。

  在正定县解放街西侧,有一块唐代石碑,名为《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该碑记载了唐朝中后期的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采取“封征不赋”政策的故事。当时,李宝臣占据恒州(今正定)、定州等地,割据称霸、自署官吏。虽然李宝臣反复无常,其行为加剧了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但他对于百姓也不无德政。

  当时战乱频仍,打仗需要粮草军费,有人向李宝臣提议,应当增加赋税,整军经武,但李宝臣没有采纳,而是决定采取“封征不赋”政策,停止征战、不增赋税、与民生息,使百姓免于苛税之苦。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立了这块碑。

  在正定县隆兴寺内,有一方宋徽宗时期刻制的《真定府洪济禅院敕文札子碑》。该碑原样摹刻了宋徽宗大观二年的《尚书省札》《成德军帖》两件公文。其中,《尚书省札》的正文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移录真定府(今正定)十方洪济禅院住持法琼上呈宋徽宗请求“免差科、改寺额”的奏状;二是宣布皇帝的圣旨:“依例许免差科,改寺额不行”。这段碑文反映出,当时的朝廷免除了洪济禅院除“二税”以外的其他差科、役钱。

  此外,正定县还曾于2000年出土一块元代石碑——《真定路学乐户记碑》,该碑主要记载了元代真定府学的礼乐教育情况。碑文称:“镇阳郡学礼乐生通七十有八户”“凡诸征繇(徭)无所与于有司矣”,意思就是说,当时的政府免除了78户礼乐生的赋税和徭役,说明了当地政府十分重视礼乐教育,施行“免税兴学”,从而促进礼乐教育的发展。

友情提示:一周新文|税收公益服务|学术资料中心|学会记事

版权所有:中国税务学会 国新网 1012012003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6063117号-1

技术支持:北京中税和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青塔西里3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