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探讨

汤继强: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义

2021年06月15日 来源: 经济观察报
  “十四五”时期,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税收是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石、经济发展的杠杆。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意义深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税收征管方面经历三次大的变革,简要说就是从“合作”到“合并”再到“合成”,这是税收征管制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税收征管不仅对税务部门自身监管、服务、技术、制度等环节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金融、财政等部门提出高要求。不同环节的各个要素高度融合,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的改革举措,将对国家治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十分显著,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活动。税收征管制度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税收征管制度有利于企业开展经营活动,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不仅可以支持国内企业的良好发展,也可以吸引境外高质量企业。
  《意见》提出,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这将更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提出的持续深化“税银互动”等优惠政策,能够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一方面可以提高税务系统的运转效率,降低每个环节的信息收集成本,为多环节协同工作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保障纳税主体的数据安全,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个性化需求,极大地便利纳税人缴费人,提升其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税收大数据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通过对税收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能够精确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以及不同区域、产业、企业的发展情况,能够协同各个部门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高效管理。无论是对经济行为的预测还是政策目标的预期都将更加贴合实际。
  数字化、智能化的税收体系可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助力。通过税收大数据匹配上下游企业,推动企业间互帮互助、合作共赢,有助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智能化的税收体系有利于提高多部门监管和风险应对能力。规模大、类型多、价值高、颗粒度细的税收大数据,在技术上为宏观经济风险研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利用增值税发票等数据持续跟踪分析企业销售和全国经济运行情况,有助于严格把控风险,提高各个部门的风险防范能力。利用税收大数据实行更加准确的信用评级,并在降低监管成本的情况下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监管,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经济金融活动的信用水平。
  促进税收执法更加精准。通过税收征管改革建立现代化的税收征管体系,使用先进技术能够精准打击涉税违法犯罪,降低执法难度。
  《意见》要求不断提升税务执法精确度,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监管。同时坚决防止粗放式、选择性、“一刀切”执法。研究推广“首违不罚”清单制度等做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有利于促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强化国际税收合作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意见》提出,要强化国际税收合作。未来,通过“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形式的不断创新,将为国际贸易活动提供便利,聚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教授)
友情提示:一周新文|税收公益服务|学术资料中心|学会记事

版权所有:中国税务学会 国新网 1012012003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6063117号-1

技术支持:北京中税和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青塔西里3号院